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生活 >

二毛:美食是一种生活方式

已阅读2016-06-01 22:16 来源:www.zgss01.com 编辑:中国时尚新闻网 分享:

二毛:美食是一种生活方式 或许大多数人都很难将“诗人”和“美食家”这两个身份联系到一起。然而在二毛自己看来,写诗和做菜似乎并没有相差很远,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这叫“右手写诗,左手掌勺”。 “其实写诗是受我哥哥的影响。我中学时期就开始写诗了,但是

二毛:美食是一种生活方式

  或许大多数人都很难将“诗人”和“美食家”这两个身份联系到一起。然而在二毛自己看来,写诗和做菜似乎并没有相差很远,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这叫“右手写诗,左手掌勺”。

  “其实写诗是受我哥哥的影响。我中学时期就开始写诗了,但是那个时候写的诗比较传统。到了78、79年时,就接触到现代诗了。于是受到影响,就开始写现代诗。”

  在二毛眼中,哥哥的影响似乎让诗歌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美食则是受母亲的影响更多些。“我的母亲应该算是个民间美食大师,小时候她就经常做好吃的给我吃。那个时候就形成了对美味的向往、追求。80年代,因为写诗的关系,很多诗人就会来我家里。当时也不会上餐馆,人来了就自己做。所以这样就开始了。”

  谈及诗歌和美食的关系,二毛说,这些都是美丽的东西,“其实诗歌和美食是相通的,是都需要想象的。”

  “大师”的吃相和一般人是平等的

  在自己的新作《民国吃家》中,二毛记录了民国年间各色名人关于“吃”的故事,有军阀袁世凯,也有一向严肃的鲁迅。而二毛认为,即便这些人都是名人,但“在吃或者吃相上和一般人是平等的”。

  “我在写作时,也是试图把这些‘大师’拉下来,把他们写成普通人,把他们作为一个人最真实的部分展现出来。那我认为这个最真实的部分就是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里最能表现的就是吃相。” 二毛表示。

  二毛认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与《民国吃家》其实有相同的目的。“《舌尖上的中国》是把各地有代表性的那种食物通过最普通的人物表现出来。我的这部作品《民国吃家》也是一样,都是要让美食更接地气。”

  中国的餐饮在民国时达到巅峰

  谈及新作选取民国这个时间段的原因,二毛坦言,虽然写的是民国时期大师们关于美食的故事,但其实包含了自己对于那个时代美食的向往。

  在二毛眼中,中国的美食在那个年代达到了“巅峰”。“我的新书中写的都是大师,基本上每一个人代表了一个菜系。书里记录的是这些大师们关于美食的向往。我认为,整个中国的餐饮在民国时达到了巅峰。其实在清末的时候就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那到民国时候就爆发出来了。那个时候对整个中国饮食文化的推动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我对于那个时代的美食是向往的。”

  真正的美食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访问中,二毛毫不讳言他对当下“美食”的不认可,其中也透出一种无奈。“民国那个时候的古法都是手工的,不像现在这样机械化的生产。实际上,我觉得工业化生产是不人性的东西。但是也没有办法,这么多人要吃,只能工业化生产去满足分配。”

  据此,二毛认为,真正的美食是小众的。“这种小众并不是说有钱或者没钱的区别,而是你占有的食材是不是自然生长的。比如有些农村现在还是空气好、土壤好,那种出来的菜就非常好吃。”

  他觉得,真正的美食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幸福指数一样,这并不是以钱的多寡来衡量的”。

  中国美食正在逐渐地消失

  和对待民国美食的那种“向往”相反,对当下的中国美食,二毛更多地表现出了一种无奈。

  他说:“现当代,中国从食材到烹饪的技艺都在逐渐地消失。食材的消失就是它自然性的消失,这当然也包括了现在天气、土壤、水分都被污染。还有就是烹饪方式的丢失、古法的失传。”

  “比方说,我来北京8、9年了,就根本不吃北京面条的,特别是挂面。因为超市卖出来的面条基本是烘干的,不是用太阳晒的。而老家的面条基本都是晾晒的,这种晾晒的过程也是一种发酵的过程,这个面条就是‘有太阳的味道’。所以我吃面条经常就是打电话回老家,让我妹妹每月寄面条过来。”

  当下的中国人都在“胡乱地吃”

  二毛认为,当下的中国人的“吃”只是“胡乱地吃”。“当下中国人对美食的认识还停留在追求口味、追求新奇的地步,但是并没有对食材和调料的要求。比方说,有些食材是反季节的,这是不人性的东西。而当下的人们对这些是没有认识的。”

  他说:“我觉得,真正的美食要到达一个层面的话,就要把生活放慢、不要浮躁、不要太过于追求金钱。人心在追逐利益时,很少能体会到美食真正的美味。现在的人都是胡乱地吃,食材、做法都是胡乱的。”

  在二毛看来,当下的美食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是在餐馆的,“美食应该在民间,就像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那样,美食都是在民间、在家庭的,当然那时候餐馆也不多”。

  短评:

  用诗意的眼光看待美食,这是笔者采访二毛最大的感受。在他看来,美食或许更接近于艺术品,而不仅仅是用来果腹的吃食。

  在二毛这种对传统美食的怀念与向往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个诗人的乡愁和深入骨髓的传统文化。对于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那一代中国人来说,他们的生活方式在这几十年间经历了巨大的改变。吃,只是这种改变中的一部分。正如二毛自己所言,当下美食的产生已经转向了工业化生产的方式。而他认为,这种方式是“不人性的”。

  我们无法、也没有必要去评论时代的优劣。但我们看到的是,像二毛这样的一些人在回望那个年代的美食。或许回望的并不仅仅是美食。

  

  (二毛新作)

相关标签: 生活方式 美食 一种 二毛
精彩推荐Atlas

本站推荐

关于我们|广告报价|版权信息|免责声明|发展愿景|企业文化|招聘信息|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

 

Copyright © 2009-2099 时尚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川公网安备51172502000114号

 

蜀ICP备15028138号-6 作品独家供稿,转载就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