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旅游 >

着眼五年发展 实现良好开局(3)

已阅读2020-10-04 06:11 来源:互联网新闻 编辑:佚名 分享: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总量还比较小,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能够支撑经济跨越发展的工业类大项目还不足,在激烈的竞争中比较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资源短缺比较突出,要素市场的发育还不健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总量还比较小,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能够支撑经济跨越发展的工业类大项目还不足,在激烈的竞争中比较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资源短缺比较突出,要素市场的发育还不健全,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还不完善,城市的带动辐射能力还不强,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还不平衡;一部分老区、山区、沿海突出部和海岛群众的生产生活仍有不少困难。干部作风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进,投资环境仍不尽如人意,部分机关干部服务意识淡薄,责任和工作落实不到位;一些部门职责不明,工作推诿扯皮,存在中梗阻现象,影响了机关办事效率,群众还不满意。对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希望全体委员加强对常委会工作的监督,多提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更好地带领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加快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

  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谋划“十一五”各项事业发展

  省委七届十次全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作出关于制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依托大型港湾,壮大临海产业集群,推动以港兴城,发展新型港口工业城市”,“促进海峡西岸城市群加快崛起”,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海峡西岸港口城市建设的高度重视,充分说明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目标和定位符合省委的要求,符合莆田的实际,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市港城的崛起。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十一五”开局之年各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强调量要增长、质要提升、度要把握、有新作为。未来五年,我们要按照“持续努力,持续发展,呼应全局,再作贡献”的要求,突出统筹发展,突出挖掘优势,突出项目带动,突出改革开放,突出为民利民,突出社会和谐,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强劲、配套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实现莆田在海峡西岸城市群中的壮大和崛起。2006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七届十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省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四个推进”、“四个基本”、“四个关键”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和民资回归工程,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协调、有序、有效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实现经济翻番、港城崛起,开好局、起好步。

  1、经济翻番。省委提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至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8000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200亿元。按照省委卢展工书记希望莆田建设得像厦门一样的要求,市委坚持科学、积极、实在的原则,提出未来五年奋斗的目标任务:我市要在今年完成“十五”目标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以上,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力争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70亿元,力争80亿元。实现这个目标任务,我们有责任、有基础、有条件。一是有责任为全省发展多作贡献。我市作为沿海城市,要强化沿海区位意识、沿海责任意识和沿海发展意识,做大经济总量,使我市在全省发展大局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二是项目带动的良好效益将日愈显现。我市民资回归项目及LNG气电一体化项目、仙游抽水蓄能电站、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等相继开工建设、投产达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日愈强劲。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力地推动发展。福厦铁路、向莆铁路、莆秀高速公路、郊永高速公路、金钟水利枢纽工程以及一批港口码头项目的建设,必将极大地改善我市的投资硬环境,增强和发挥后发优势的巨大作用。四是产业集聚和投资增加将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至2010年我市一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可以突破1000亿元。这些因素是实现经济翻番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2010年我市经济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2、港城崛起。实现经济翻番,需要港城崛起为依托。莆田最大的优势是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因此,未来五年,我市要积极呼应全局、挖掘潜力,扎实推进港城崛起,努力促使我市成为经济发展强市、水陆交通枢纽、滨海旅游胜地、制造加工基地、电力能源中心、特色种养之乡、工艺美术之城、百万中心城区和新型人才高地。一方面要以湄洲湾港口开发建设为龙头,大力培育壮大港口经济。加强规划,整合湄洲湾岸线资源,重点建设十大港航项目,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构筑出海大通道,2010年湄洲湾港口吞吐量力争达到5000万吨,成为海峡西岸以大型散货运输为主的物流中心和临海工业为依托的重要工业港,并发展成为具有深水中转和战略物资储备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加快建设临海工业区、出口加工区和物流、仓储、保税区等港口综合配套设施,带动港口经济的繁荣。主动呼应中部崛起,加快建设战略通道,大力拓展港口腹地,形成大港口、大交通、大配套、大产业、大腹地的港口开发建设新格局。另一方面要按照“港城互动、城以港兴、港以城用”的格局,推动港口城市的崛起。进一步拉开城市建设框架,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注重城市特色,按照“荔枝林带重点保护、高楼大厦点缀其中、道路两侧点状开发、新区建设连片繁荣”的要求规划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品位和开发建设水平。加快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体系,发展城市第三产业,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要充分发挥湄洲湾北岸围海造地条件好、位置适中和环境优越的优势,加快建设具有南方滨海城市特色的妈祖新城,形成市域次中心与中心城区相呼应的城市新格局,努力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的重要城市群。加快建设仙游县城,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集镇,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功能互补的城市化新格局。

精彩推荐Atlas

本站推荐

关于我们|广告报价|版权信息|免责声明|发展愿景|企业文化|招聘信息|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

 

Copyright © 2009-2099 时尚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川公网安备51172502000114号

 

蜀ICP备15028138号-6 作品独家供稿,转载就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