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先生 >

【专题】一个美国作家在中国

已阅读2014-11-19 15:15 来源:www.zgss01.com 编辑:中国时尚网 分享: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专题】一个美国作家在中国 (2011-08-08 15:42:17) 标签: 何伟思考观察中国发展书写寻路江城国家地理读库纽约客时尚先生杂谈 分类: 【专题】 一个美国作家在中国 文 谢丁 摄影 吕海强 MARK LEONG 美国人何伟(PeterHessler)拥有优异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专题】一个美国作家在中国

(2011-08-08 15:42:17)

标签: 何伟 思考 观察 中国 发展 书写 寻路 江城 国家地理 读库 纽约客 时尚先生 杂谈 分类: 【专题】

一个美国作家在中国

文 谢丁 摄影 吕海强 MARK LEONG

 


美国人何伟(Peter Hessler)拥有优异的写作天赋,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观察方式。在描绘当代中国的作家地图上,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见微知著,把普通人的故事写成一个时代的象征。

今年春天,我跟随何伟一起回到涪陵,他第一本书《江城》的故事所在地。许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何伟对这些正在中国上演的变迁,保持乐观态度。他的出现和写作,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而他自己,也是在涪陵“长大成人”。

 

1

何伟大概不会想到,他在涪陵住过的那套小公寓,如今快要成为一个景点。自他第一次从美国来到长江边的这个小城后,已经过去十五年,公寓的住户换了又换。但每当夏天来临,去往三峡的旅游轮船途径涪陵的码头时,总有几个好奇心旺盛的外国游客,会专门跑到涪陵师范学院。他们在绿树丛阴的校园里遛达,试图体会何伟曾经在书中描写过的样子。他们也许会记得何伟写过的那栋教师宿舍楼,破旧的混凝土墙面,颜色灰暗。何伟的公寓就在顶层。

在记述两年涪陵经历的《江城》一书中,何伟写道,从他六楼公寓的阳台望出去,是水流湍急而澄净的乌江,以及涪陵这座小城—竖立在河对面山坡上乱糟糟的一堆低矮结实的水泥建筑物。他的视野和听觉从不受阻挡。每天早上,他听到大楼后方的那只公鸡开始啼叫,晨钟在六点响遍校园,学生们昏昏沉沉跑过小路,然后是体操广播声,食堂的早餐声,第一堂早课的铃声。

2001 年在美国出版的《江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像写日记一样,何伟优雅、缓慢地叙述他在涪陵的见闻。半个世纪以来,从来没有美国人在涪陵居住过。何伟和另一个美国人,作为美国和平工作团的志愿者,在1996 年前往涪陵师范学院当老师。在美国,那些读过《江城》的人,对涪陵这座小城都心向往之。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大学将这本书作为了解中国文化的唯一指定书目。他们甚至邀请了涪陵师范学院的一个英语老师李雪顺,前往美国做一次关于涪陵的演讲。他后来对我说,《江城》在那所学校受到狂热的欢迎。

在何伟的笔下,李雪顺被描述成一个刚刚得到权位的焦躁不安的年轻人。那年他27岁,是学校临时安排负责接待何伟的外事人员。他在书里出现的场景并不多。但在他得到一本何伟从美国邮寄过来的英文版《江城》后,他带领一帮人偷偷翻译成中文,并在校园里秘密流传。多年来,他一直和何伟保持着联系,但却从未告诉过他这件事。直到今年春天,何伟再次重返涪陵,他才提到此事。但他告诉我,那本书在流传中神秘消失了。

那是一个寒冷的下午,我们一起行走在校园里。在很大程度上,这所学校已经不是何伟当初描绘的那个样子。他们拆掉了许多老建筑,新建了办公大楼。为了应付扩招带来的将近两万名学生(十五年来,这个数字翻了十倍),他们在市郊又新建了一个庞大的校区。李雪顺个子矮小,擅于言谈,他似乎很高兴为我介绍何伟在这里经历的一切。

事实上,作为一个“何伟之旅”的导游,他已经非常熟练。《江城》出版后,一个美国教授自愿到这里当了半年的老师,一个澳大利亚学生指名要到这里留学。慕名前来的外国人将近100 个,他们大多都是通过学校或以国际志愿者的名义申请,而这还不包括旅行社组织的观光团。

当我们路过一幢漂亮的土黄色古旧小楼时,他说:“何伟前几天也专门来看了这栋楼,说拆掉了可惜。”路过操场时,他指着那个网球场说:“何伟刚到涪陵时,校方也打算专门为他们建一个网球场。但直到他们走了之后,才修建起来。”在文科教学楼的走廊上,他指着山下乌江边的一片空地,修建三峡大坝水位上涨导致那里的建筑已被拆迁,“那曾经是何伟吃面条的小饭馆所在地。”还有校门口的小广场,“何伟曾经描述过在那里进行的长征活动纪念仪式”。“这里是何伟的办公室。”“那里是何伟曾经上课的教室。”最后,当我们来到一个阳台,他指着对面一扇绿色木框的窗户说,那就是何伟住过的公寓。

那个外表破旧的顶层两居室,位置的确很好,从宽敞的阳台可以直接望向江水,泡桐和香樟树的枝叶弥漫在四周。这里刚飘过一场小雨,空气中好像猛然多了一丝怀旧的气氛。然后我们陷入沉默,仿佛各自欣赏了一会儿。“可惜了。”他突然说,“要是何伟这个房间一直留着不动就好了。但后来还有很多和平工作团的志愿者住进去。”

“什么?”在听了一下午何伟的故事之后,这大概是最让我吃惊的一句话。

“他离开的时候,如果我们把他用过的东西保存下来,原样留在那里,就好了。”

“你想把这里变成‘何伟故居’?”

“没想到他以后会成为一个作家。”他兴奋地说,“而且还这么有名。”

 

2

在中国,叫何伟的人太多了。涪陵师范学院就有一个体育老师也叫何伟。和平工作团成都总部的人给他取了这个中文名字,一年后,他就已经习惯用何伟去和涪陵人打交道。只有英文系的人偶尔会叫他的英文名字,Peter Hessler。

我第一次听说何伟,是2007 年的春天。我所工作的杂志想刊登几篇外国人对中国观察的文章。一个记者朋友提到了何伟,那时他已经离开涪陵,并且在北京做了好几年的《纽约客》特约撰稿人。我们尝试写信给他,询问他能否写一篇有关中国的文章。他很快给了我们两篇。我对其中一个故事印象深刻,那是他在涪陵当老师时,给英文系学生上的一堂莎士比亚文学课。

但在中国,你几乎很难看到英文版的《江城》。尽管何伟一直避免让文学政治化,但书中对历史和当代中国的某些描述,让这本书仍然很难公开上市。我从淘宝网买到了一本二手书。书的封面和内页都保存得很好,但仍可看出它的前任主人(武汉大学一个本科生)认真阅读却又小心翼翼的痕迹。那时,何伟的第二本书《甲骨文》也已在美国出版。在台湾,这两本书都被翻译成中文。

相关标签: 中国 一个 美国 专题 作家
精彩推荐Atlas

本站推荐

关于我们|广告报价|版权信息|免责声明|发展愿景|企业文化|招聘信息|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

 

Copyright © 2009-2099 时尚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川公网安备51172502000114号

 

蜀ICP备15028138号-6 作品独家供稿,转载就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