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环保产业。要加快环保产业的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打破地方和行业保护,促进公平竞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努力掌握环保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提高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的自主制造。
组织实施一批环保产业化示范工程,培育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的环保产业园区、企业、高新技术设备和产品,扶持一批拥有著名品牌、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能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优势环保企业。研究、开发和推广高效、低耗、无废、少废的清洁生产工艺和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及实用的集成化技术。
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推进环境咨询市场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促进环保科技成果的深化、转化和市场化。努力扶持环保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保产业的发展。
(五) 加大环保投入,落实环境保护工程
在“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程重点项目见附表2~附表19。将重点环保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认真组织落实。
各级人民政府要将环保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视财力可能逐年增加。要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保试点示范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环保行政管理、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行政和事业经费支出。要加大环境保护投资力度,逐步提高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例,到2010年,全市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例提高到3%。
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在政府加大环保投入的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有关工作的投入,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
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政策体系。政府定价要充分考虑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成本,对市场调节的价格也要进行有利于环保的指导和监管。对通过境内非营利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环保事业的捐赠依法给予税收优惠。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运用市场机制推进污染治理。全面实施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收费标准要达到保本微利水平,凡收费不到位的地方,当地财政要对运营成本给予补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推动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单位加快转制改企,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择投资主体和经营单位,实行特许经营并强化监管。对污染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的用地、用电、设备折旧等实行扶持政策,并依法给予税收优惠。鼓励排污单位委托专业化公司承担污染治理或设施运营。
附表1 广州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指标分类
序号
指 标
2005年
2010年
生态
环境
质量
1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96.79
100
2
城市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0
100
3
全年空气污染指数(API)≤100的天数(天)
332
≥ 330
4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分贝)
55.2
≤ 55
5
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分贝)
69.3
≤ 70
6
Copyright © 2009-2099 时尚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蜀ICP备15028138号-6 作品独家供稿,转载就注明出处